74422247 2571594033072905 82453390579204096 N (1)

【讀心書-《謎樣的毒親》:我無意怪罪父母,只是…為什麼?】

 

《謎樣的毒親》是我第一次接觸姬野薰子的小說,曾以《昭和之犬》獲得直木獎的她,這次所撰寫的主題,一樣與家庭、父母有關。

這本小說,不是一本看了會讓人覺得愉快的小說。

小說的形式,某方面類似解憂雜貨店,是用「去某個地方投稿,問出自己的問題」的方式呈現。主角提出一個個在童年遇到的困惑,有些與父母有關、有些沒有,但卻都讓人慢慢勾勒出主角童年的家庭生活樣貌,以及父母的樣子。

推薦序裡,特別提到 《謎樣的毒親》這本小說少有書評,認為可能跟書中提到的內容太讓人難以想像、與大家心目中的父母大相逕庭,另外,推薦序作者認為,或許也與日本人對於批判父母仍有忌諱有關。
不過,書中描述的一些情節,一些父母對孩子的方式,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。

沒有可怕的責打,也沒有不給吃喝,但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,就如同孩子是個父母的「附屬品」,是父母人生挫折的發洩物,是父母財產的延伸。

藉由控制孩子、用一些話驚嚇、貶低孩子,來得到某方面生活的控制感與優越感。

但因為沒有明顯的暴力或被惡意對待,所以,自己的遭遇與被不合理的對待時,說出來,沒有人會相信。

因為這麼陰暗的東西,不是別人想看到、想承擔的東西,不是社會認為父母會發生的事情。所以:

「大概是你想太多了,你的父親只是比較嚴厲而已,你的母親是愛你的,他們只是都不擅於表達。」

老實說,這個孩子,應該比誰都希望,上面這句話是真的。所以在自己一個人時,也拼了命地用這句話說服自己。

但面對父母對待自己的荒謬,而這些軟弱的說服言詞已經無力抵抗的時候,這個孩子,開始想向外求救,至少,想要有人認同她的感受的時候–

身邊的人,能給他這個機會嗎?

有時候,說不定沒有利害關係的人,更容易做到這件事,因為,身邊的人,或許會沒有辦法接受,自己的世界有這麼黑暗的事情,而遭遇這件事、或是做出這件事的對象可能是自己認識的人,這會造成某種認知失調。於是,選擇不看不聽, 或是找出一些理由藉口合理化對方的行為,也成為大部分的人會做的事。

細膩、平和而不加油添醋地說出某些藏在平和家庭底下的陰暗面,就是這本小說做的事情。沒有煽情、沒有複雜的情節。

只是告訴我們,是有這樣的家庭的,是有這樣的父母的。

當我看到主角寫到,自己用許多方式、幻想來安慰必須在這個家生活的自己,就覺得心被揪了一下,特別是以下一段話:

「當我讀到森茉莉的書,沒讀幾頁就讓我心灰意冷。她想必是受父親萬般寵愛的女兒,從字裡行間表現出耀眼的光芒,逼得我喘不過氣……究竟是什麼讓我的心這麼黏膩黑暗?」

我無意怪罪父母,只是想知道–為什麼?

推薦大家這本小說。

《謎樣的毒親》

博客來:https://reurl.cc/qDVm5D

誠品:https://reurl.cc/6gvyL6

金石堂:https://reurl.cc/A1jgA8

讀書共和國:https://reurl.cc/Rdq6yZ

============

❣《他們都說妳「應該」》:bit.ly/2GjJiaN

❣《情緒勒索》:goo.gl/4A12pM

❣《關係黑洞》:goo.gl/QyaBBT